今天是:
教务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教务快讯
《陕西日报》:打造铸魂育人的思政“金课”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发布时间:2019-06-24浏览次数:189



  2019年6月19日《陕西日报》第10版,以“打造铸魂育人的思政“金课”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构建多维立体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大篇幅宣传报道学院思政课创新改革成果。近年来,学院不断结合特色鲜明的铁路高职院校行业文化特点,融合行业企业和地方文化,创新教学形式,构建了基于学生参与体验的多维立体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现将报道原文转载如下,欢迎大家浏览:

 报道截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提出“八个相统一”。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结合特色鲜明的铁路高职院校行业文化特点,融合行业企业和地方文化,创新教学形式,构建了基于学生参与体验的多维立体教学模式,思政课讲台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面孔——校友劳模、大国工匠、技术能手……开门办课、多方借力,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变得丰富而具体,也变成了人人爱听的“金课”。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提高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


  坚持“两个转化”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是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课程组仔细研读教材内容,在中央审定的教学大纲框架内,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教学专题设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中,整合教学内容,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开展专题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展示环节,每一理论专题开发相配套的课堂专题实践项目。同时课程组结合学院土建类工科院校的特点,挖掘行业文化,在教学中融入优秀校友案例,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结合周边红色教育基地多的特点,挖掘红色文化,在教学中融入革命历史案例,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结合渭南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特点,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中融入渭南地方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建立课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课程组在课程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根据学院“五纵五横一平台”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在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层面保障制度下,确定课程建设和运行的目标和标准,并确定年度计划和任务,设置全方位的质控点。依托学院的大数据分析与质量监控平台,实现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轨迹的全记录,寻找问题、分析原因、探求方法、诊断改进,形成课程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不断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对西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渭南职业技术学院、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教师团队进行了“基于学生参与体验的多维立体教学体系构建”培训交流。

  探索“一体两翼”  丰富实践教学形式

  根据高职学生思维特点及行动导向、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变化,课程组积极探索“一体两翼”(以激活教学内容为主体,拓宽教学载体和改革教学方法为两翼)的实践教学模式,从课堂实践、校内实践、校外实践和假期社会实践4个环节,创新实践载体、丰富实践形式。该实践教学模式,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暨实践教学高峰论坛和陕西省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年会上均作交流介绍,得到了同类院校的认可和好评。陕西省教育厅门户网站以“陕铁职院‘四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效果好”为题,报道了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取得的成效。
  课程团队注重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社会实践中的一些问题。课堂实践主要针对每个教学专题,设计不同的实践活动,如微视频拍摄、演讲、社会调查、情景剧演出等。学生组成团队共同策划、展示,并由学生对成果进行评分。在学生中形成比、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校内实践主要依托学院的“一廊三馆”(红色文化长廊、窦铁成事迹展览馆、校史馆、中国铁路发展史馆)对学生进行全覆盖的实践教学;校外实践主要依托挂牌的实践教学基地、聘请优秀讲解员为校外实践教学兼职教师,对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假期实践主要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收假后对优秀的实践成果进行评比、表彰和展示。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满意度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满意度,课程组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学生时政述评、学生讲思政课、学生分组实践成果汇报、学生三分钟知识抢答、学生教学满意度调查等环节,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思政课从“让我学”变为“我要学”;同时案例教学、事实归纳、小组讨论、叙事性教学等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帮助学生去体验、理解、探究和感悟。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参与率大大提高,学生的总评成绩和学习满意度也持续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连续5年学生评教满意度在90%以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连续4年学生评教满意度在95%以上,教学改革初见成效。

  依托“信息化平台”  开展混合式教学

  互联网+时代,开展混合式教学是信息化教学的必然趋势。课程组依托“蓝墨云班课”“云课堂”等互动教学平台,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并设置多个监测点,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监测。课前教师利用平台发布资源、布置任务,帮助学生完成理论知识学习;课中教师利用平台开展随机提问、抢答测验、讨论、头脑风暴、投票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检验、巩固、转化线上学习的知识;课后教师利用平台与学生进行讨论沟通、辅导答疑、发布在线作业等活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

  实行“334”方式  推行过程性考核

  为适应教学改革模式,在考核方式上推行过程性考核,即“334”考核,第一个“3”是指学生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表现积分,包括学生课前观看线上资源,课中签到、参与头脑风暴、讨论答疑、投票问卷、在线测试等课堂活动的表现,课后辅导答疑、完成在线作业都转化成相应的经验值,按比例计入总评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第二个“3”是指学生课堂实践成果展示的积分,即每个教学专题结束后,分小组完成实践任务,并将成果在课堂展示,由学生评委打分,按比例计入总评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4”是指期末考试卷面得分,按比例计入总评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

  采用多种激励方式  提高教学团队教科研水平

  学院加大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投入,采用多种激励方式,提高教学团队的教科研水平。包括不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轮流下企业锻炼、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三走进”活动、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社会考察、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大练兵”系列活动(课程设计比赛、优秀课件比赛、教学案例比赛、说课比赛、优秀论文评比),以赛促教、以赛促研,提高了教学团队的教科研水平。同时,坚持集体备课,创新教研活动形式,邀请学生代表参加教研活动,和教师共同商讨课程改革和教学设计。近年来,教师团队获得多项省部级科研立项,发表论文多篇。1人获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人物,1人获得省级教学名师称号,6人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比赛奖项,30余人次获得陕西省教学比赛、论文、教案等各种奖项,多人获得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思政研究会微课比赛等奖项。

  构建各部门协同工作体系  提高课程改革落实成效

  学院党委和各部门十分重视思政课教学和研究工作,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动员各方力量、运用有关资源,开展教学改革工作。如:思政部每年举办10次集体备课会,专题探讨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教务处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校内慕课、微课建设;科技处在项目管理、计划执行方面可以提供有效支撑和管理平台;学生处、院团委为校内外实践教学提供相应的人员和经费支持等。
  基于学生参与体验的多维立体教学体系围绕思政课教学目标,结合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的新变化,从教学内容选什么、实践教学做什么、教学手段是什么、教学方法怎么做4条具体路径实施,力求做到“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探究和感悟,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从“了解”到“理解”、化“认知”为“认同”,最终实现“知行合一”“知信合一”,增强思政课教学的育人实效性,发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陕铁职院积极贯彻落实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要求,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学校党委认真管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新时代的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学院将继续努力,打造更具亲和力的思政课,使其成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铸魂育人的“金课”。

新闻链接:http://esb.sxdaily.com.cn/sxrb/20190619/html/page_09_content_000.htm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