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职教“悬浮”的政策落地生根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赵海明 发布时间:2014-09-03 阅读:158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下称《决定》)印发,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目前看来,社会已经形成共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民生之需、是经济社会发展之需、是国家教育战略之需。为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笔者认为,需要集中力量解决职业教育政策“悬浮”问题、校企合作关系“异化”问题、职业院校管理“低效”问题和师资队伍建设“低质”问题,创新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努力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综观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执行情况,政策执行不到位即政策悬浮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一再重申的中等职业学校不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或并入高等学校,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并入或不升格为本科高等学校,这在2004年、2005年、2011年的相关政策文件中都能找到类似的规定,但事实上,在政策颁布后的这些年,一直都有中职学校升格成高职学校,高职学校升格为或并入本科高等学校。这些职业学校的升格行为将影响一大批同类学校,对各安其位抓内涵、提质量的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在《决定》的“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中,再次重申了这一内容,期待这一规定性的政策自此能有效落实。

    1996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地区职业学校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然而,至今仍有一些省份尚未完成此项工作。《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出从2006年起,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一般地区不低于20%,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不低于30%。但不少地方没有兑现。同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国家形势和政策推动下,各地也纷纷出台了许多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制度,这些政策制度大都能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一些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总会因为各种原因或因素的影响,有的政策被搁浅,有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打了折扣。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有力执行职业教育政策是基本要求。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各级政府要明确分工、明确责任、明确期限、明确效果,要抓政策落实、过程监管、结果考核,让“悬浮”的政策落地生根。

    同时,校企合作是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一个难点问题,也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绕不过去的问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明确指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致命弱点是什么?弱在校企合作!媒体时有报道,有些企业与职业学校一起,打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幌子,安排学生从事与专业毫不相干的流水线生产工作;有的企业支付给学生较少的劳动报酬,却让学生加班加点地付出大量的劳动,涉嫌非法廉价出卖学生劳动力,并牟取暴利,等等。这些公然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行为,使原本非常好的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走上“异化”的轨道。这应给教育部门和职业学校敲响警钟,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校企合作?校企双方要走实质性合作的路子,职业学校不能“异化”为只为企业输送顶岗实习的廉价劳动力的中介机构,而是要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决定》提出的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等,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

    另外,不少职业院校在管理上表现出“低效”现象,一方面教学资源投放不合理,另一方面又存在缺少科学规划的现象;一方面“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另一方面又存在人浮于事的现象;一方面实习实训条件不足,另一方面在校企合作上又存在没有更有效作为的现象,等等。职业院校应按照《决定》要求,依法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完善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决定》中所提出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职业学校。

    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应促进职业政策生根、校企合作务实、学校管理高效和教师队伍优质,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各安其位,抓质量、建内涵。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培养出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创造更大人才红利,适应并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于国于民善莫大焉。

    (李梦卿:湖北工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湖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08 ;陕铁院教务处
电话:0913--2221124 email:styjwc@yeah.net